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非遗赏析

信息公告

传承文明又致富: “八瓣莲花”, 湟中民间艺术大美1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15日 点击:



这里,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地方文化,孕育并形成了堆绣、加牙藏毯织毯技艺、农民画等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民间艺术。


这里,是极负盛名的青海省王牌旅游景点――“塔尔寺”的所在地。在吉祥的八瓣莲花山簇拥下,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


这里,是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湟水”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成就了河湟谷地颇具实力的农业大县与人口大县。


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湟中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使得湟中民间艺术绽放得别有风姿。


如何让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显现出更富生机的生命力?如何将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转化成带动城乡群众增收的经济优势?湟中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与农民创业增收对接起来,自2008年起,举全县之力打造“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使得挖掘湟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以完美亮相。


    

这“八瓣莲花”分别是:农民画、堆绣、镶丝、藏毯、雕刻(木刻、砖雕、皮雕)、壁画、泥塑、银铜器。其中,农民画蜚声海内外,湟中县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壁画和堆绣是塔尔寺艺术“三绝”瑰宝;镶丝、藏毯、泥塑、银铜器、雕刻在省内外有着重要影响。


去年以来,湟中县根据“构筑四大经济版块,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秉承“弘扬文化、传承文明、发展产业、致富群众”的原则,将“八瓣莲花”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积极探索“八瓣莲花”民间工艺品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旅游商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互动发展。到目前,已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文化产业示范户1个,文化中心户27个。


与此同时,成立了农民画、堆绣、泥塑、壁画、雕刻、银铜器、镶丝等8个专业协会,将“八瓣莲花”作为“一瓣一技能”发展项目,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内容,依托湟中县藏文化艺术学校、文化产业企业、各艺人作坊等为基地,加强“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加工技艺培训。在干部职工身份不变、待遇不变、职务不变的前提下,从社会发展局和职业学校抽调8人成立湟中县民间工艺“八瓣莲花”研发中心。在重点抓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同时,县上将着力培育“10个基地、100个营销窗口、10大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佛光路步行街为主体,辐射陈家滩周边、莲湖公园、昂藏等地方圆五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


“画壁画不光每个月能挣上一千多元钱,而且让身有残疾的我也变得有自信了。”“在家门口靠铜器手艺挣钱,省去了租房等开销,一个月有两千多元钱,比外出打工好多了。”记者在湟中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八瓣莲花让我们庄稼人吃上文化饭”。



“一瓣一技能”,“瓣瓣馨香”……依托本土民间艺术打造的“八瓣莲花”正在成为湟中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和亮点。目前, “八瓣莲花”旅游文化产业产值接近2.5亿元,各类企业和家庭作坊吸纳员工近2万人,年人均收入达1.7万元。全县有壁画、泥塑匠人近300人,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三家木雕企业工人年人均工资达1.5万元;90家银铜器加工作坊每年实现收入超过1000万元;97个藏毯加工点有藏毯加工人员6000多名,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全县已有两万农民正在围绕着“八瓣莲花”创业致富。


朋友,假如有一天您来到湟中。当您漫步鲁沙尔镇佛光路,聆听银铜器加工的叮当作响声;当您徜徉在加牙村,置身家家户户的藏毯编制氛围中,当您流连在“八瓣莲花”艺术展示中心,为农民画、堆绣、镶丝精湛的技艺所迷醉时,您一定会被“八瓣莲花”绽放出湟中民间艺术之大美所深深吸引!



编者:猫妹纸


  • 关注我们

  • 扫码开户

  • 400-828-8829

    客服服务热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