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资讯 > 新闻快讯

【“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第3期: 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沙士木卡姆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1日 点击:

译介项目一

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

Baltic song and dance celebrations


歌舞庆祝活动现场(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2008年

申报国家: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名录名册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约》生效后,于2008年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拉脱维亚歌舞庆祝活动现场(来源:网络)


歌舞庆祝活动现场(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拉脱维亚歌舞庆祝活动现场(来源:网络)


▲ 中文简介

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是该地区民间表演艺术传统的宝库和展示窗口,此种文化表现形式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每五年,立陶宛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大型节日中达到顶峰。这一举办数天的宏大庆祝活动可聚集多达四万名歌手和舞者。其中大部分来自业余合唱团和舞蹈团。从最古老的民歌到当代作品,他们表演的节目反映了波罗的海国家丰富多样的音乐传统。在专业合唱团指挥、乐队领队和舞蹈教练的指导下,许多歌手和舞者常年在社区中心和当地文化机构进行练习。合唱团和乐团最初于18世纪在爱沙尼亚得以习俗化。后来,由于合唱音乐、歌咏社、歌咏节在西欧愈加受到欢迎,从而推动了合唱团演唱在乡村和城市地区的日益普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分别于1869年和1873年组织举办了首次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当时波罗的海三国各地区最活跃的合唱团纷纷前来参加。立陶宛则是在1924年首次举办了该项歌舞庆祝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罗的海三国脱离俄罗斯帝国,获得独立。作为一种彰显波罗的海文化身份的方式,歌舞庆祝活动获得了广泛欢迎。三个国家还特别为该活动建造了举办场所和节庆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随即顺应了当时盛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自从1991年重获独立后,波罗的海三国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该项传统。然而,该地区发生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了人们对波罗的海歌舞庆祝活动未来的严重担忧。现今,该非遗项目的主要威胁来源于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以及随之产生的当地业余团体的解散。


译介项目二

沙士木卡姆音乐

Shashmaqom music


图1 2011年,塔吉克斯坦马卡玛科学院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的沙士木卡姆演出(来源:人民网)


▲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 2008

申报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名录名册类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后,于2008年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2 塔吉克斯坦沙士木卡姆(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图3 2011年,塔吉克斯坦马卡玛科学院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的沙士木卡姆演出(来源:人民网)


▲ 中文简介

十几个世纪以来,沙士木卡姆的古典音乐传统在中亚地区的城市中心演变发展,该地区以前被称为麦尔瓦达安纳德(Mâwarâ al-nahr音译),其范围包括现在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国家。沙士木卡姆意指“六木卡姆”,它是声乐、器乐、带有旋律韵律的习语和诗歌组成的综合体。此种音乐体裁可独唱或合唱,并由弹弦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伴奏。沙士木卡姆的表演通常由器乐为引,而后进入主要声乐部分纳斯尔(nasr音译),即一种由两套截然不同的歌曲组成的声乐表演。沙士木卡姆可追溯至前伊斯兰时期,受到音乐学、诗歌、数学和苏非派神秘主义发展的持续影响。木卡姆体系在九、十世纪盛极一时,在沙士木卡姆的历史和精神中心布哈拉,犹太社区作为主要力量,建立了大量的音乐学校。沙士木卡姆体裁要求乐师经过特殊训练,因为标准记谱法只能记录其基本框架。久而久之,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就成为了保存沙士木卡姆音乐及其精神价值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久负盛名的沙士木卡姆表演者从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移居至以色列和美国的移民社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991年独立后,采取了各种方法保护沙士木卡姆艺术。只有一小部分表演者在独立教师的传授下保留了当地的表演风格。随着诸多沙士木卡姆大师的相继离世,现今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绝大多数沙士木卡姆表演者都毕业于塔什干音乐学院,该音乐学院为学生提供沙士木卡姆创作方面的培训。


译介项目三

蒙古族长调民歌

Urtiin Duu, traditional folk long song


图4 蒙古族长调民歌(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 2008

申报国家: 蒙古国、中国

名录名册类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5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后,于2008年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5 蒙古族长调民歌(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图6 蒙古族长调民歌(来源:网络)


▲ 中文简介

蒙古歌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另一种是“短调”(宝格尼道)。作为重大节庆的仪式表达形式,长调在蒙古族社会享有独特而备受尊崇的地位。在婚礼、新家落成典礼、婴儿降生、烙马印,以及其他蒙古族游牧社区的社会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演唱。在以摔跤、射箭、赛马比赛为特色的节庆活动那达慕大会上,也能听到蒙古族长调。长调是一种抒情歌咏,具有丰富的装饰音、假声、极宽的音域和自由的创作形式。上行旋律缓慢平稳,而下行旋律常常伴有明快的节奏。长调的表演和创作与蒙古族牧民祖辈相传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普遍认为,长调起源于2000年前,从13世纪起,它就被记录在文学作品中。至今,长调还保留着丰富的地域风格。在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长调表演和当代创作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导致许多传统习俗和表达方式的消亡。从前以游牧民身份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传承人群,由于部分草原的荒漠化,开始了定居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长调中的许多经典主题,如对游牧民族特有的美德和生活体验的赞美,失去了现实参照。



编者:猫妹纸


  • 关注我们

  • 扫码开户

  • 400-828-8829

    客服服务热线

    联系我们